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及应对(律师建议)

实务研究2,328字数 1576阅读模式

【学生伤害事故】

【风险点】

高空坠物;

交通事故;

动物咬伤;

雷击;

触电;

溺水;

体育运动导致的伤害事故;

特殊体质学生因体质导致的伤害事故。

【防范措施】

校内高空坠物防范措施

全面清理各类校内高空构筑物,对空调外机、宣传指示牌、室外天线、老旧牌匾等户外设施以及墙面突出标志进行清查,及时加固,消除问题隐患;

做好校内树木的维护工作,特别注意修剪和加固是学生活动区域和校内道路两旁的树木;

清理和整治校内简易工棚、简陋车棚、建筑外贴面;

对于校内的施工工程,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,根据生活范围,搭设防护通道,合理设置警示标志、绕行标志等,避免师生进入到施工区域。

事故发生时,应当先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,缺乏医疗条件的学校,先及时把受伤人员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。事后再整治坠落物,追究相应过错人的责任。

 

校内交通事故防范措施

健全门卫制度,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验证制度,控制外来车辆,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,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、有毒物品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内。

车辆进入校内后应当慢速前行,严格遵守交通规则,车辆统一停放在指定停车场,不得随意停放和行驶。

在师生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期,限制外来车辆驶入校内。

加强对校内师生自行车的管理。统一自行车的集中停放点,专人看管,定时开关。校内禁止骑车,一进校门,推车前行。

在学校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交通安全指示灯、警示牌和护栏等,并有专人指挥交通。

校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,应当先立即对伤者进行救护,缺乏医疗条件的学校,先及时把伤员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。保护事故现场,引导其他同学离开现场,不要围观,以免引起拥堵,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。

校内动物咬伤防范措施

对于学校饲养的动物,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,如将动物关在笼子内、采取必要的隔离设施等,保证师生的安全。

对于校内的流浪动物,应移送给有关部门或社会团体处理,使其不能在校内活动。

学校应面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,针对为什么要预防动物咬伤、动物发怒时的危险信号、如何避免动物咬伤,被动物咬伤如果急救等情况教育学生。

校内雷击防范措施

在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,规范铺设建筑物的管线,如供电、供水、供气、通讯信号线等,雷雨天气出现时,即使建筑物安装了避雷针,老师也应该迅速拔掉室内教学电视、电脑以及天线电源的插头,防止空间电滋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
雷雨天气时禁止任何户外活动。

同时对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,组织师生共同学习雷雨天气的注意事项。

 

校内触电防范措施

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,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。

定期检查集体宿舍内学生的用电情况和电器电线等用电设备,对于不安全用电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,要求改正;对于老化或者损毁的设施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。

从制度上明确规定禁止学生使用三无电器产品,或者不按使用方法使用电器产品;从思想上教育学生禁用的原因,以及不按使用方法使用电器产品的安全隐患。

切实改善学生的生活住宿条件,为学生提供方便安全的生活用电设施。

溺水防范措施

每年进入夏季时面向学生开展相应的预防溺水的专题教育,和针对暑期游泳安全的专题教育,充分利用校园广播、校报、班会和宣传橱窗等渠道,对学生进行游泳常识和游泳安全知识教育,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意识。

加强与家长的联系,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,切实保护学生,以防发生溺水事件。

体育运动导致学生伤害防范措施

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,特别是像足班、篮球、排球、网球等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体育运动时,老师应在场指导或者当裁判,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帮助。

同时,老师应针对学生的运动内容,进行运动规则和注意事项的教育,使学生了解并自觉遵守。

特殊体质导致的学生伤害防范措施

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,掌握特殊体质学生名单及其身体情况,并对特殊体质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照顾,根据特殊体质学生的身体情况确定其适合参加的活动,有针对性地安排其活动。

同时,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健康状况变化,提醒患病的学生进行及时治疗。

对体质特殊的学生要做好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,同时与学生家长签订特殊体质学生安全管理协议书,及时掌握学生的体质变化,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,防范学生因体质原因可能在运动时或疾病多发期出现伤害事故。